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我家的主機-資料保存與備份的經驗分享

一個困擾我多年的問題,利用最近休假的時間終於把它解決了,或許這是一般小型NPO也會遇到的問題,所以在此分享我的經驗。

問題
1) 太太嫌她的電腦越來越慢,掃毒軟體找不出問題,只好重灌系統,加上資料轉移的時間,每次要花上一整個週末。
2) 小朋友不曉得怎麼玩的,弄到電腦沒辦法開機,修一下要花個老半天的。
3) 太太有一群媽媽朋友們,三不五時會出些疑難雜症,比如說中病毒,或筆電上的硬碟空間不夠用,到我手上大概都已經過了好幾手已經不行了,可是我還要花時間救她們寶貴的資料才能進行重灌。
4) 共用的印表機接上我書房的電腦,如果沒開大家印不出來都很氣我,尤其小朋友要趕作業,而我又在加班的時候。
5) 家裡的相片、音樂真的不知道放在那一台電腦上,要用的時候都找不到。

環境
先介紹我們家的資訊平台,我們家有七部電腦:四部桌上型、三部筆記型,其中兩台電腦是主機(其實就是淘汰下來比較慢墊腳用的電腦),我有一部四核心的桌上型跟一部筆記型電腦,其他媽媽跟兩個小朋友一人一台。

先前的解決辦法
之前我是用Norton Ghost做全硬碟備份,可是因為我買了一份版權只能在一台電腦上進行備份,所以要把筆記型電腦的硬碟拆下來裝在外接USB硬碟盒子裡,再做備份的動作,每次都要拆裝電腦很麻煩,而且每次當機以後,只能回存原先備份時的資料,中間增加的資料都會遺失了,後來我買了一個外接式500G的硬碟加上3份Norton Ghost的授權做自動每週備份,可是沒多久就用盡了硬碟空間,因為麻煩所以就沒繼續下去。

Windows Home Server 方案
會知道 Home Server 是有一天在走廊上遇到多年沒見的老同事,聊起來近況,他提到他做的一個磁碟連結技術,可以把好幾個容量不同的硬碟加起來變成一個大硬碟,同時還可以支援容錯(就是當某一個硬碟死掉的時候你的資料不會遺失),當時我已經錯過了公司提供的員工特惠價,所以幾個星期前趁去Company Store(讓微軟員工可以用員工價買軟硬體的商店)時買了一套花了US$35,公司很鼓勵員工們在Company Store買軟體去捐給NPO組織,所以如果我買了以後捐給NPO,憑收據公司會再寄給NPO一張等值的支票,這叫Match Program,簡單的說我捐一百塊的軟體給NPO,微軟會捐一百塊的現金給同一家NPO。我之所以提到這點是因為,我願意以個人名義捐贈五套,如果有那一家NPO在看了這篇文章以後想安裝Home Server我可以提供軟體,至於現金嗎?要在美國有合法登記的才收得到。癈話少說,讓我們繼續下去。

我把一台三年前自己組裝的電腦拿來當主機(Server),湊了三台SATA的硬碟,加起來大約1TB,安裝的過程與一般的XP沒什麼兩樣,手冊裡重要的事項大約只有一兩頁,所以應該難不倒一般的玩家,由於是特別的主機板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到華碩找了驅動程式,由於Home Server的基礎是Windows Server 2003,所以下載時要注意選對版本。

主機安裝的最後一個步驟是經過一個精靈來完成各項的設定,例如主機的名稱、密碼還有建立使用者的帳號等等,不會很複雜,弄好了以後,接下來要到每部機器裝Home Server Connector Software(從附帶的CD),這時主機的螢幕跟鍵盤都可以拔掉了,因為你可以從任何一部機器用Connector連到主機去控制它,下圖顯示我家所有的電腦,在這個畫面裡可以直接控制備份的進行:


增加一個硬碟很容易,先關機以後,裝上再重新開機,然後用Connector連上以後,選Server Storage就可以看見新增的硬碟,你可以選新加的硬碟是要做容量擴充用的,還是做保全備份用的,一樣是有個精靈,下圖是我家主機裡4顆碟的狀況:


當電腦無法開機,根據手冊只要用救援光碟開機,很方便就可以選擇備份點回復電腦到之前的狀態,不過我還沒試過,等下次試過了再跟大家分享。

網路上的伺服器
我發現這項功能可能對一般的NPO很有用,Home Server可以把主機上分享的檔案,設定成一個Internet上的伺服器,我本來以為很麻煩,結果沒兩分鐘我就建立了bentham.homeserver.com,如果你的路由器支援UPnP的功能,HomeServer會自動設定,如下圖我可以從任何地方上載下載我家主機的資料,而且是用保全的HTTPS加密傳輸,比起一般的FTP要安全多了。


另外從網路上任何地方,你還可以直接登入你辦公室裡的電腦,這也是透過安全的HTTPS,下圖是我家XP電腦有打開遠端連線功能,可以直接登入:


有很多細節的部份沒有列出來,如果大家有任何的疑問歡迎加入討論。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從海角學到的七件事

隨著海角七號的爆紅,評論它的文章也多了起來,一個異鄉遊子,離開台灣12年以後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它深深的觸動了我內心,讓我認知到原來跟這片孕育我成長的土地,有一絲永遠沒辦法切斷的連結,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你永遠是一個台灣人。

看完電影以後感覺很失落,以往在家裡看DVD沒辦法感受到,在戲院裡錯過笑點可真是不好受,當大家爆笑的時候,我大概會愣了一兩秒才回想說剛才有什麼好笑,可能在文化上我已經是個嫁出去的女兒了吧。另一個失落的理由是找不到,因為創下高票房紀錄,所以我心裡多少期待著像好萊塢式的製作,或像一般坎城得奬作品那樣的細緻度與藝術價值,離開電影院的時候我的心裡還一直唸著"就這樣?"直到回旅館的路上我開始輕輕的哼唱著野玫瑰,才發現這像是一杯後勁很強的酒,種子已經在心中發芽…

第二天跟幾個朋友聊起來聊到欲罷不能,接著在跟一些年輕學生的座談會中我也提出一些他們沒注意到的觀點,大家都覺得我的觀點很特別,很值得提出來討論,所以回家以後我一直覺得欠大家一份什麼,現在終於有時間停下來爬爬格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從海角學到的七件事。


第一幕,當阿嘉毀掉心愛的吉他,放棄多年的努力,想要回去的地方是什麼?家是每個人心裡的最後一道防線,當全世界不諒解你,不接受你,當你失去一切,覺得一無是處,那個可以回去的地方,可以無條件接受你的地方在那裡?你不一定喜歡它,就像阿嘉一樣,可是你不能沒有它。家人不一定是親人,幾個可以談心的好朋友就可以是一個家,甚至一個咖啡館或教堂也可以,它是一個讓你的心有歸屬感的地方,平常時想想這個地方在那裡,當遇到挫折,覺得一無所有的時候,回到那,你可以重新再來。

勇氣
承認失敗需要勇氣,像阿嘉放棄台北的一切回恆春;顧全大局需要勇氣,像茂伯找馬拉桑進來替代自己;挑戰權威需要勇氣,像代表會主席挑戰旅館業者的國際級行銷企劃;面對愛情需要勇氣,像阿嘉跟友子兩人;面對誤解需要勇氣,像阿嘉媽媽與主席的感情;勇氣的背後代表的是你能否誠實的面對自己內心的感受,無關是非,如果阿嘉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繼續在台北混下去,那就不可能有後來找回迷失自己那樣的結局了。

相信
不管那個團體這都是成功的關鍵,當主席開始努力爭取演出機會,相信自己的家鄉不會沒人才開始,這份相信就會開始產生連接,於是電梯裡唱到忘我的大大,在選拔會裡展現天份的警察父子檔,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阿嘉,愛打鼓的水蛙,半信半疑的友子… 這些連結產生了希望,即使到後來遇到困難,這份相信會產生新的連結,讓荗伯進來,發現會彈貝司的馬拉桑。當天下起了大雨,有人會煩惱帶來的不便,有人則樂觀的相信看見彩虹的可能,你會選擇那一邊呢?

方向
當放棄一切的阿嘉回到家鄉,他並不清楚方向,下一步往那裡走,每天還是睡大頭覺,偷懶藏信,甚至在街上跟看不順眼的警察大打出手;後來即使他加入樂團練習,他還是覺得不可能;一直到最後友子酒後大哭,他才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找回自己內心最熱愛的音樂。各位父母們,如果你們家有所謂的壞小孩,請想想有沒有可能他是片中一開始的阿嘉?有沒有可能你幫他們找到心中的那份熱情?讓他們重新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堅持
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外國的文化很容易就進入台灣,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我們必須要思考,本土的價值是什麼?以及怎麼樣從國外的經驗來增加本土的價值?比較一下片中兩種不同行銷的模式,飯店採用全套國際級的行銷企劃,所以產生了找洋妞外國攝影師與當地風情格格不入的諷刺場景;相對馬拉桑則憑著自己的努力設點,勤跑客戶,感覺可愛許多。另外阿嘉在後台,聽中孝介一唱,覺悟出自己唱歌太用力的毛病,如果沒有之前的努力,他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領悟。如果馬拉桑堅持下去,努力的打拼屬於台灣本土的行銷模式,不一定會比國際水準的行銷公司差。

愛情
透過魏導的精心安排,你是否注意到片中呈現愛情的不同面向呢?阿嘉跟友子之間強烈而讓人不知所措的愛;大大與荗伯孫子兩小無猜跟班式的愛;馬拉桑與美玲之間由討厭開始、經過意外的表白,最後自然成對的平常愛情;警察勞馬與公主那份記憶中無法追回失去的愛情;水蛙對老闆娘之間的單戀,直接對肉體產生幻想的強烈欲望;機車行老闆與老闆娘,讓人覺得相互折磨,還債式的愛情;阿嘉母親與主席不被祝福卻自己樂在其中的愛情;明珠對那個男人失去信任,失望而受傷的那種愛;最後那份穿越時空的日本教師的愛,我想保留到下段再說;這些愛情,雖然有不同的型式,但卻讓我一一的驗證了:”愛是一種能力”,一份從你熱情湧出而產生的力量,當大大在酒醉的勞馬額頭上一吻,我好感動,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有愛的能力。

寬容
好啦,讓我們好好的來研究這七封情書吧,戲裡面幾個重要的因素:動人的鋼琴演奏、感性的日文旁白、讓人感覺無奈的歷史背景,這些加加起來,不自覺的觸動我的內心,幾度泛紅了眼框。如果妳是當年的友子,對愛情充滿幻想,準確放棄一切,跟心愛的人一起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共創未來,然後結果是一個永遠等不到的答案,妳會怎樣面對?妳將來又怎麼樣去接受另一份感情?過正常的生活?這個懦弱的男人,用歷史的理由牽強的掩飾心中那種大男人心態,不斷的合理化「因為要為你著想,所以我幫你決定命運」的邏輯,所有的思念、心中所有來自友子的美麗回憶,都是出自於這個老師自戀性的反射,「我想我會把你放在我心裡一輩子 就算娶妻、生子」才剛分開不是還想念嗎?怎麼就開始想自己娶妻生子呢?「多希望這時有暴風 把我淹沒在這台灣與日本間的海域 這樣我就不必為了我的懦弱負責」想死?怎麼不馬上跳呢?「不管你的未來將屬於誰 誰都配不上你 … 我真的很想妳」所以你要她等下去嗎?最後一句「祝你一生永遠幸福!」真令人鼻酸。在這七封信裡,我沒有看見所謂穿越時空的愛情,60年以後,當阿媽發現信與照片,從眼中流下的淚,是一個女人用一輩子給的寬容。

後記
其實我想了很久,這部片爆紅的理由是什麼?這次魏導成功的啟用音樂人,把所有人對音樂的熱情連結起來,再從這個共同點出發,引出觀眾心中的共鳴,以身邊熟悉的小人物、熟悉的場景、共同的經驗來喚醒大家對文化的認知,進而埋下一個種子,引發大家思考本土的價值是什麼?在時間與空間的變遷之下,不變的是什麼?這些用心值得大家為他拍拍手。可是除了這些因素之外,我覺得這10年來台灣經歷的風風雨雨才是關鍵,大家期待的政黨輪替,換來政治惡鬥;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到後來發現只是利益輸送到不同的管道;然後又遇到新政府不斷的跳票,在近乎絶望的時候,"海角"一片帶來一份新的希望,提醒大家努力的人會有成功的一天,這片土地還是有很多值得大家多關心的文化資產,也有許多人在默默的耕耘,在國片幾近絶滅的今天,從一批批排隊看電影的人潮中,你可以看到一份久違的義氣相挺。可愛的台灣人,贊啦!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非法的正義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今年夏天我不小心傷了腳, 有點不良於行, 那天我答應帶我的大兒子去附近的超市買冰淇淋, 美國的Albersons超市都很大, 所以從停車場到店面要過一條馬路, 我牽著兒子慢慢走看起來真的很"弱勢"--從後面看起來像我兒子在牽我, 結果店門前停了一輛計程車, 好像在等叫車的客人, 正好擋在人行道正中央, 我們只好繞道從計程車的後面過, 結果被一位正開車經過的人看見了, 他開了一輛載貨的卡車, 把整個路擋住, 大聲叫駡計程車司機, 要他馬上把車開走, 我跟兒子有點被嚇到, 站在計程車旁說沒關係, 我們已經過來了, 可是這位老兄一定要計程車馬上走, 結果計程車只好照辦.

這位在路上大駡髒話的卡車司機, 自己也擋住了人行道, 所以我把他稱作"非法的正義", 我佩服他的道德勇氣, 有時候我想是不是因為這裡有很多像這樣的人, 所以公開欺負人的事, 鴨霸的事比較少發生? 我不知道, 可是如果你不相信我, 下次來美國的時候找個排隊的地方插隊一下, 你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我看失去的黄昏

從一個資訊志工的角度, 我想分享一下這幾天看到樂生故事的心得, 這些相關的消息與文章, 多半是憤憤不平, 甚或有些悲情, 或許這個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對這個議題漠不關心, 少數必須要關切這件事的當事者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去了解事情的始末, 可是我卻在這個事件裡看到一些不容忽視的力量, 我想對樂青們說:

"或許你失去了今天的黃昏, 千萬別忘了明天日出的燦爛, 那是出自同一個太陽!"

從Google的搜索打入"樂生"兩個字, 成千上百個連結, 10年來你們的努力在網路上變成了一份顯著的文化資產, 政客們醜陋的拙劣的處理方式, 利益掛帥的決策者以"社會成本"做幌子, 草率的短視的抹煞了多少人多少年對這份土地的關心... 請別失望, 當30年後我們的子孫在學"發展與文化相容"的重要課程時, 他們會用今天失去的黃昏來當成負面教材, 提醒他們別再犯同樣的錯誤.

想想, 如果10年以後, 把今天的場景換成海角七號曾經取景的美麗沙灘與旅館, 要蓋的是供應全國吃緊用電的發電廠, 官員與全民的態度可能會截然不同吧? 我們只有一個台灣, 每片土地我們只有一次開發的機會, 如果樂生的歷史、樂生的藍天綠地和大榕樹喚不起許多人共同的記憶, 那就讓這樣的古蹟變成一張張的相片藏起來吧, 有一天台灣的導演只好到日本去拍有關台灣歷史的電視吧.

另外一件事, 我看到年輕人們開始學會利用網路快速的動員與串聯, 大家用推堆兒(Twitter)部落格等社群網站加上簡訊快速的發佈動員令, 將需求以及時間地點在第一時間傳開, 精確的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我敢打賭大部份的記者也是透過這樣的系統得到訊息, 別小看你們在這上面學到的經驗, 以及未來可能發揮的影響力, 將來搞政治的人可能要問你們怎麼才能把記者搞來現場? ^^

樂青們, 最後想要給你們幾個問題去想想: 如果20年後你是一位大學教授, 你怎麼鼓勵你的學生參與社會活動? 如果20年後你是衛生署長, 你會怎樣處理這樣的事件? 如果20年後你是一位新聞記者, 你會從那個角度切入報導? 如果20年後你只是一個小老百姓, 你敢站出來捍衛你覺得正義的事嗎?

失去的黄昏不重要, 我看到更燦爛的未來!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我是一個終身的資訊志工

每當有人問我為什麼走資訊這行,除了興趣的理由,我很少提到資訊志工的機緣,現在想一想,其實會走上這條路,機緣還佔了不小的成份。

大一那年,有位學長告訴我,你們是幸運的一期,因為是第一代學校裡可以買得起桌上型電腦,神奇的電腦從冷氣房裡走出來在你們的面前,看得到也摸得著,不必再等打卡,一學期才能完成的作業現在只要一天就可以試個好幾次。大一那年的暑假,我自告奮勇向鄰居錄影帶店提出幫他們免費寫租借管理的程式,開始了資訊志工的旅程,雖然在兩個月不眠不休的打拼之後終告失敗,可是這寶貴的經驗,讓我到大二學「系統分析」與「資料庫系統」時比同學們要有更深的感受,也學到比較深入與實用的技術。

大二寒假回東勢,老爸叫我去幫忙民眾服務站修電腦,修完以後我好奇的問他們想用電腦做什麼?結果我幫他們免費寫了一個民眾服務管理系統,有點像今天的CRM功能,可以定期列印需要訪視的名單,用電話號碼就可以輕鬆地調出訪談的記錄與追蹤,結果跟我合作的大哥把這個系統推展到中部六縣市一百多個分社,大家都爭相走告,由於是用dBase3做的,所以原始碼也附在裡面,不知道在還未有Internet的時代裡,這算不算Open Source的始祖?

雖然我沒有從這兩個案子賺到一分錢,但是從中學到的經驗讓我從大二暑假開始可以經濟獨立,學費跟生活費自己出,還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一直到研究所,別人做一個外包專案,我幫教授兼三個案子,當兵的時候,別人出操上課,我在冷氣房裡幫教官打講義,日後我來到美國還一直懷念當初打免費工的日子。

知恩圖報的心一直到工作幾年穩定以後才有機會回到社區去再度實現,我找到一個服務亞裔銀髮族的機構,為他們裝電腦,修電腦,教老人家們用電腦,我和太太一起投入,結果我們交到了許多好朋友,不只可以常常享用到家鄉來的美食,有任何問題只要幾通電話就可以迎刃而解,生活上安心許多。

雖然現在電腦已經很普及,各位可能不會跟我有同樣的際遇,我還是鼓勵大家有空的時候花點時間來當個資訊志工,因為無私的奉獻,會帶給別人很多快樂,而這些快樂在空中飄啊飄,總有一天會回到你的身上,那天你會知道一種叫做「幸福」的感覺,我是一個幸福快樂的終身資訊志工,歡迎您隨時來加入這個快樂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