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觀察小孩學校的活動發現幾個有趣的事情,這個發現是從一個問題開始的:
台灣的學制基本上是抄襲美國的,那為什麼改到後來,會變成人人批評的那樣呢?到底是缺了什麼?
比較一下我的小孩,跟我妹妹的小孩,除了都很愛看電視打電玩以外,很明顯有幾項差別,而這就是美國教育系統裡所強調的東西,我把它稱為教育的靈魂。
表達自己
從幼稚園開始,不管小孩做什麼事,老師總是在旁邊問你畫的是什麼?你做的是什麼?然後聽小朋友說。上了小學,每天要交的是讀書報告,每天看30分鐘的課外讀物,寫下來你的看法。在學校每星期要寫下來,你這個星期學了什麼。所有的活動,就是要小朋友學會觀察,而且在觀察之後表達自己的看法。
尊重他人
在學校裡最重要的紀律是尊重他人,為什麼?當有人表達自己的時候,即使你不同意,即使他的邏輯有問題,尊重是一個基本的態度,因為有一天你也可能會犯錯,不是嗎?而且當你可以自由的發表你的想法,甚至於不成熟的想法,這樣才有辦法在沒有恐懼的環境下養成創新的習慣。
溝通協調
很多人以為會表達自己然後尊重別人就是溝通了,其實協調是溝通的目的,兩個從不同角度看都對的意見,最後可以折衝,雙方都同意對自己不是最佳的方案,這個過程需要更多的技巧,如果只是聽聽大家的意見,然後用不管如何用投票解決,那真太容易了。在學校裡很多事情看似很麻煩,有時候想你們校方自己決定就好了,其實這是在訓練小朋友基本的民主素養。
我覺得這三件事不但是教育的靈魂,也是做為一個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現代人所應有的基本素養,接著問題來了:
如何培養自己具備這三種能力?
如果台灣的教育欠缺的只是這個靈魂,會不會想辦法補足這個部份就可以解決大部份的問題呢?
上面這個問題的辦法要如何推廣出去呢?
這值得好好來想想。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教育的靈魂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